近年来,宣城市宣州区大力开展闲置低效用地清理,以企业亩均效益为“硬约束”,以科学规划为“指挥棒”,以“绣花工夫”精打细算,向存量要空间要效益,亩均产出效益不断实现新突破,土地“含金量”节节攀升。
(相关资料图)
以“存”换“增” 唤醒“沉睡”资源
近日,走进位于宣州区黄渡乡的安徽力托环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昔日荒草丛生的闲置厂房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座设施完善、机器轰鸣、工人忙碌的现代化工厂。
据悉,这块51.63亩的土地原本属于宣城市欣美建材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洗浴洁具的民营企业,于2010年通过招商引资落户黄渡乡乌边村。由于经营不善,无法按时偿还银行金融借款,企业于2016年4月停产,这块地也成为闲置低效用地。
2021年宣城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裁定将宣城市欣美建材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所有的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黄渡乡乌边村的房屋等财产以1639.6106万元抵付给宣城皖南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黄渡支行,抵偿债务。
为了加强这块低效用地整治,让“寸土”再“生金”,区经信局、黄渡乡政府以及宣城皖南农村商业银行积极外出招商引资,最终与来自浙江省湖州市的安吉力托公司达成合作意向。
2021年12月,宣州区经信局、黄渡乡政府以及宣城皖南农村商业银行共同前往湖州市安吉力托公司实地考察,并签订项目投资协议,计划在黄渡乡乌边村(原欣美建材公司)投资1.1亿元建设年产16万个模压托盘生产线和年产20万平方米多层复合地板生产线项目。
2022年2月18日,宣城皖南农商行黄渡支行与安徽力托环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达成产权转让协议,同意将其所有的原宣城市欣美建材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工业用地、厂房等,转让给安徽力托托盘有限公司,转让价格为1639.6106万元,未产生增值,成功盘活闲置土地51.63亩,闲置厂房2.4813万平方米。
创新机制 巧融资促发展
宣城高新区是全区经济发展的一号发动机,蓬勃发展势头正足的背后,却是“捉襟见肘”的发展空间。如何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成为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答题。
宣城高新区给出“答案”: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结合“亩均英雄贷”政策,融资17亿元,收购盘活低效用地330亩,打造新能源产业园、新宏小微企业园、青年创业园,先后招引嘉资新材料、吉瑞电子等30家企业入驻。
近日,在宣城高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内车辆穿梭往来,一派忙碌景象。据宣城高新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副局长童伟介绍,该项目占地面积约120亩,从千缘模具公司未建设的部分分割出来,由宣城晨兴公司建设,目前已建设11栋单体,入驻11家企业,培育了7家规上工业企业。
“从高新区集约节约发展以及企业做大做强的角度出发,我们与企业进行充分协商,帮助企业瘦身发展,将企业为开发的120亩土地分割到我们高新区管委会国有公司名下,打造成为小微企业发展的智能制造产业园。”童伟介绍,目前智能制造产业深受园区小微企业的热衷,2022年全年产值达到将近3亿元,年缴税将近700万余元。
接下来,宣州区将持续优化金融支持,积极宣传推广“亩均英雄贷”,尤其是全力支持“项目贷”运用,全力推动宣州区工业发展提质增效。
高位推动 “亮剑”低效用地
盘活存量低效用地是一块“硬骨头”,宣州区从摸清“家底”开始啃。通过出台《宣州区批而未供、闲置和工业低效土地处置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成立宣州区工业企业低效用地摸排处置工作专班,区经信局牵头摸排工业低效土地权属、面积等情况,建立工作台账,全面掌握低效工业用地“底数”。
同时,结合“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开展闲置低效全域治理专项行动,开发工业企业亩产“数字地图”APP,并设置“土地清理”专题版块,印发《宣州区“亩均论英雄”全域治理存量工业用地招商手册》。
数据最有说服力。2023年,全区摸排工业低效土地78宗,占地面积2248亩,计划处置30%以上。目前已完成27户企业(项目)处置,处置用地面积558.9亩,占年度处置基本任务的83%。
“下一步,我们将以‘项目建设会战年’为指导,全力以赴做大工业经济总量、提升亩均效益,推动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在‘追赶江浙、争先江淮’的壮丽实践中,用经信部门的‘一马当先’,与全区广大干群一起,汇聚成宣州区高质量发展的‘万马奔腾’。”宣州区经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婷婷说道。(苗子健 陈莉)